
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
1920年5月1日,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专门在《新青年》上发表《“五一”运动史》,号召中国工人把这一年的“五一”作为觉醒的日期。这一天,《新青年》杂志推出了 “劳动节纪念号”,中国近代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之题词“天下为公”,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扉页上题词 “劳工神圣”。 新中国成立以后,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,全国放假一天。每年的这一天,举国欢庆,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,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、剧院、广场,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,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。劳动节的意义
劳动节的意义在于,纪念劳动人民为争取合法权益,不畏强权、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,这不仅是一次革命的胜利,更是推动了人类文明民主的进步,让全世界尊重劳动人民的权益。 劳动创造了财富,缔造了文明,没有劳动者,便没有今时今日不断进步的社会。我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,更要铭记前人为争取权益而作出的努力,将“爱岗敬业、争创一流,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,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献”的劳模精神常挂于心,珍惜当下的生活,走好眼前的每一步,不负光阴,不负人生。
相关阅读
- 夏天家里为什么会潮湿(夏季湿度高到爆表,家庭如何科学除湿?)2025-05-09 13:20:35
- 发晶为什么价格高(谁说水晶是价格便宜的“地摊货”?)2025-05-09 13:07:33
- 《COD21使命召唤21》:优化网络工具助力,畅享战斗快感2025-05-08 00:46:02
- 鱼缸用什么胶水防漏水(用什么胶可以粘瓷砖鱼缸?)2025-05-08 00:08:22